钠离子电池属于“摇椅式电池”的一种,即依靠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迁移来实现电池的循环过程,其中使用电解液浸润正负极以确保离子导通,集流体收集和传输电子。充电时,钠离子(Na +)从正极脱出,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孔隙并嵌入负极;放电时,钠离子(Na +)从负极脱出,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孔隙并嵌入正极;同时有相同数量的电子通过外电路传递,以维持电荷的平衡。
电解液是沟通正负极的桥梁,是影响电池安全性的主要因素,对电池的能量密度、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等也起着重要影响。与锂离子电池类似,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也由溶质、溶剂、添加剂三类组成,并共同决定电解液的性质。
钠离子电池采用钠盐作为溶质。拥有大半径阴离子、阴阳离子间缔合作用弱的钠盐,能保证足够的钠盐溶解度和离子传输性能,是比较好的选择。钠盐根据阴离子的不同,可分为含氟钠盐、含硼钠盐以及其他钠盐,目前钠离子电池常用钠盐有六氟磷酸钠和高氯酸钠。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溶剂主要包括酯类溶剂和醚类溶剂。醚类溶剂主要是乙二醇二甲醚和二氧戊环等,酯类溶剂主要有碳酸丙烯酯、碳酸乙烯酯、碳酸二乙酯等,当前最常用的是酯类溶剂,实际应用中两种溶剂也会混合使用。添加剂主要分为成膜添加剂、阻燃添加剂、过充保护添加剂等。其中,成膜添加剂在溶剂分子之前发生还原反应,在正负极表面形成致密、均一且较薄的SEI/CEI膜,保护电极材料。
目前主流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是NaPF6,具有较高的可溶解度和导电率,可使铝箔表面形成稳定钝化层,兼容碳基负极和各类正极材料,且NaPF6合成工艺与LiPF类似,可直接实现量产。